大模型已经走进普通人的生活,成为大家不可或缺的工具。大模型也在重塑很多行业生态,例如新闻采编、插画、影视等等。而AI最先商业化落地的视频监控领域,大模型也在悄悄的重塑这个行业的新生态。
传统AI摄像机的模式
AI摄像机不是新物种,早在10年前就已经在行业上有应用,比如移动侦测、人脸、车辆抓拍等等,但受限于算力、算法、网络等瓶颈,AI摄像机的识别准确率是在缓慢提升的。
在公共服务行业的需求推动下,在端侧的算法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准确率也越来越高。AI智能分析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云端,一种是在边缘端。
顾名思义,云端的智能分析是将视频或者图片回传到云中心进行分析,摄像机只要完成图片抓拍或者视频录像即可,消耗的是中心侧服务器。
边缘端智能分析则是将算力和算法内置到摄像机内,由摄像机来完成初步的智能分析,这能够满足对实时性要去很高的场景,比如重点场所的人脸抓拍,交通违规的车辆车牌抓拍等。再将智能分析的图片或者视频传送到中心,为业务处理提供数据支撑。
两种模式各有优劣,云端智能分析在摄像头数量巨大的情况下可以更好地节约算力。但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同时对带宽的压力大,网络资源的费用高。
端侧实时性高,在小场景下能够花小钱办大事,但由于内置了算力和算法,因此摄像头的单价相对较高,而且由于算力有限,所以摄像头的智能分析也单一,只能满足一种模型下的智能分析,比如人车识别是不同的模型,在分析时需要进行切换。
无论是云端和边缘端,目前的准确率都难以提高,或者如果要提高1%,则需要大量的素材进行训练。相同的算法在不同的地点准确率相差很大,需要针对性训练。
软件定义摄像机
安防行业从业人员应该都听过软件定义摄像机,软件定义摄像机是由华为在2018年生态伙伴大会上提出“软件定义”安防理念。
软件定义摄像机(software-definedcamera,即SDC)采用软件定义技术理念及服务化架构实现硬件和软件解耦,以及多算法app按需动态加载从单一功能向多应用聚合智能摄像机演进。
彼时的华为正在大举重返安防行业,并放出话要在2-3内成为行业前三。安防的海康、大华非常紧张,也纷纷上线SDC摄像机,也包装了一个概念:开放平台摄像机。海康是HOP,大华是DHOP,一看名字就知道怎么回事。
七年过去了,华为已经放弃了当年的目标,安平事业部也变成了业务部,风光一时的软件定义摄像机并没有翻起什么浪花,海康大华的紧耦合的AI摄像机依然大卖,软件定义摄像机成为了补充。
三大运营商却将SDC摄像机奉为圭臬,在体系内推广该产品,并将其命名为云化摄像机或者白盒机,拥有不错的出货量,但也没有主导整个安防行业市场。
软件定义摄像机最终没能给安防行业带来变革,究其原因还是AI能力和算力匹配的问题。边缘端的智能分析本身就是用有限的算力完成部分智能分析,并且要求准确率高,因此厂家需要对AI摄像机不断优化,才能达到一个相对完美的状态,一旦拆开,就有可能掉链子。
解耦带来了不确定性,所以软件定义摄像机只在运营商的小微市场标准的产品下能够获得相对好的销售量。
大模型定义摄像机即将到来
大模型的带来正在改变安防行业,而大模型摄像机将重塑安防行业生态。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安防行业的三大厂海康、大华、宇视纷纷推出大模型摄像机。与以往不同,这次的大模型摄像机由海康首次推出,大华和宇视紧随其后,目前三家的大模型摄像机主要聚焦在交通行业,此外海康还推出周界大模型摄像机。
大模型带来的改变主要是降低误报和优化画质,仅仅是这两项功能,带来的改变足以用惊艳来形容了,这是以往AI算法优化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海康还率先推出文搜NVR和文搜CVR,实现以文搜图,一句话、一个词就能检索到目标。这对应用来说是质的改变,在小区、园区、工厂等场景,大幅度提升搜索和使用效率。
大模型摄像头带来的改变已经相当惊艳,但它依然是一种跟硬件紧耦合的技术。在此基础上大模型定义摄像机很快就会面试。
很多人应该做过实验,给DeeepSeek或者通义千问一张图,并让他描述图片中的内容,大模型识别准确率是非常高的,这是通用的数据,再通过业务应用的处理,就可以成为业务数据。
摄像头发展到现在已经演变成了一个智能终端,跟手机类似,只不过手机把相机搞小,屏幕搞大,而摄像头是强化的相机镜头。
未来摄像机的内存、CPU、GPU不断提升,再搭载摄像机抓用系统,那么其实就是一个没有屏幕的手机,此时的摄像机就具备了与智能分析软件解耦的可能,系统和内置的视频软件专注拍摄优化,而大模型则专注智能识别,并且由于解耦了,可以随时切换大模型,就实现了大模型定义摄像机。
当然摄像头的算力有限,所以加载的大模型是蒸馏过的,能够匹配端侧的算力。
未来安防行业大概率会出现类似当年山寨手机一样的生态:有专门的厂家(类似当年的联发科)生产摄像头模组,这些模组内置了系统,只是在像素上有不同。摄像头拿到通用模组之后,设计外壳,把大模型装进摄像头,并且可以按需切换,摄像头厂家专注蒸馏大模型的研究,模组厂家专注改进硬件。
未来有了大模型的加持,AI摄像机不需要那么多型号,最多几百种配置,就可以满足市面的智能分析需求了。
当然更手机行业一样,有做组装的厂家,也有做整机的厂家。但大模型带来的改变足以让不少厂家崛起。这样的重塑不利于安防行业领跑者,但可以将普惠智能带给用户,提升效率的同时降低采购成本。
或许这就是大模型重塑安防行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