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的30个基础知识点,涵盖技术、设备、应用和法规等方面。
视频监控系统组成 模拟监控 vs 数字监控 分辨率与清晰度 帧率(FPS) 编码标准 摄像头类型 镜头参数 红外夜视 PoE供电 防暴与防护等级 网络协议 带宽要求 无线监控 光纤传输 存储设备 存储容量计算 存储类型 视频检索 移动侦测(Motion Detection) 人脸识别 越界检测 车牌识别 音频监听/对讲 安装角度 供电方式 防雷与接地 故障排查 隐私保护 数据安全 合规性要求
1. 基础概念
包括摄像头、传输设备(网线/光纤)、存储设备(NVR/DVR)、显示终端(显示器)和管理软件。
模拟系统基于同轴电缆传输(如AHD),数字系统基于IP网络传输(如网络摄像头)。
常见分辨率:720P、1080P(全高清)、4K;分辨率越高,细节越清晰,但占用存储空间越大。
每秒传输的帧数,影响画面流畅度(如25/30 FPS为流畅标准)。
H.264、H.265(HEVC):压缩技术,H.265比H.264节省约50%存储空间。2. 硬件设备
通过红外灯补光,实现夜间黑白画面,有效距离一般为10-100米。
通过网线(Cat5e及以上)同时传输数据和电力,简化布线。
IP66/IP67(防尘防水)、IK10(抗冲击等级)。3. 网络与传输
RTSP(实时流协议)、ONVIF(设备互联标准)、RTMP(直播流协议)。
单路1080P摄像头约占用4-8Mbps带宽,需根据网络负载规划。
通过Wi-Fi或4G/5G传输,灵活性高,但稳定性可能受干扰。
适用于长距离(千米级)、抗电磁干扰场景。4. 存储与管理
公式:存储空间(GB)= (码率×3600×24×天数) / (8×1024)。
示例:4Mbps摄像头存储30天≈324GB。
硬盘(HDD/SSD)、SD卡(小型设备)、云存储(远程备份)。
支持按时间、事件(如移动侦测)快速定位录像。5. 智能功能
通过画面变化触发报警或录像。
用于身份验证、黑名单报警等安防场景。
划定虚拟警戒线,触发越界报警。
常用于停车场、交通监控。
支持双向语音沟通。6. 安装与维护
避免逆光、遮挡,确保监控区域覆盖关键点位。
室外设备需安装防雷模块,避免雷击损坏。
常见问题:无图像(检查电源/网络)、画面卡顿(带宽不足)、存储失败(硬盘损坏)。7. 法规与隐私
公共区域需遵守隐私法规,禁止监控私人空间(如更衣室)。
录像需加密存储,防止非法篡改或泄露。
需符合本地安防标准(如中国的GB/T 28181标准)和网络安全法。补充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