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传媒 >> 传媒关注 >> 逃离媒体圈

逃离媒体圈

发稿时间:2014-07-01 10:32:59  来源:企业观察家 艾冰   高骥中文网   浏览:1
内容提要:一些媒体人要逃离“媒体圈”,也不外乎钱没给到位,心受委屈了,归根结底就是一条——干得不爽。这两个原因。在这个以梦想筑基的行业,梦想正越来越远,谈梦想的人越来越少。

马云说,员工离职的原因林林总总,但只有两点最真实:一是钱没给到位,二是心受委屈了,归根结底就是一条——干得不爽。

 

一些媒体人要逃离“媒体圈”,也不外乎这两个原因。在这个以梦想筑基的行业,梦想正越来越远,谈梦想的人越来越少。

 

一部分优秀记者转行了,创业了,即便坚守的,有的人也开始玩微信、微博公众号了。行业低迷下,“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成为众多媒体不得不面临的困境。

 

媒体,不管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其实也是一个普通的行业;媒体人,不管是财经记者、娱乐记者、时政记者,还是调查记者,也只是一个职业身份。

 

媒体人的转型和媒体格局的重构,是同步进行的,这和很多行业一样。当危机来临时,有坚守,也有出走。

 

“死神”来了?

 

516日,广州日报社社长汤应武因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50岁。更早时候,《南方都市报》时事新闻中心珠海新闻部首席记者过国亮被查出肝癌中晚期,于412日不幸逝世,年仅31岁。

 

而近两个月内,另外几位媒体人的早逝,更在媒体同行间引起悲鸣。428日至57日,不到10天的时间里,连续4位媒体中高层相继自杀离世。他们的死亡,基本上都是一个病因——抑郁症。徐行,这位《都市快报》最年轻的副总编,“自杀前工作压力巨大,患抑郁症,长期失眠”。而警方在湘乡市电视台副台长贺卫星办公桌上留下的笔记本中则发现这样的字句:“痛、痛、痛,生活难,工作难。”

 

在自媒体平台上流传甚广的一篇长博文《媒体人的压力有多大》中,原《中国周刊》总编辑朱学东如此感叹:“在我看来,没有一个行业的压力,有比做有理想有尊严的传统媒体更大的了。”

 

现在,朱学东已经从媒体离职。谈到离职那一刻的感受时,他形容就像夏天在老家插完最后一把秧的感觉:“老子再也不干了。”——如西西弗斯扔掉了石头,解放了自己。

 

传统媒体的生存环境从来没有如此艰难,无论是舆论环境,还是经济环境,都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媒体受到了来自市场及各方的压力。尤其是以平面媒体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从去年开始经营遭受巨大冲击。

 

2013年,中国平面媒体的营收整体下滑25%;今年一季度,同比又下滑25%。来自CTR媒介智讯的统计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报纸广告刊例花费与面积分别同比减少16%23%;杂志广告第一季度刊例花费和面积分别同比缩减6%16%

 

作为中国内地最著名的财经类杂志——《财经》,2013年的营业收入呈前所未有的停滞状态,而其母公司财讯传媒,2013年的净利润也从上一年的3220万港元降至1740万港元,下降46%

 

进入2014年,报纸停刊的“坏消息”不断传来。年初,原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下属《新闻晚报》停刊;4月底,《竞报》、《天天新报》相继休刊,这些事件都给业界带来巨大的震动。

 

事实上,2013年至今,停刊的报纸远不止这些。再往前溯,2008年到2012年,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种类并没有太大变化,最少的是2012年,有1918种,最多的是2008年,有1943种,整整4年,只减少了25种。但到2013年,报纸种类就急剧下降到1821种。

 

《中国记者》杂志值班主编、清华大学未来媒体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国权认为:“这种大规模的休刊或停刊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格局基本稳定。”

 

传统媒体的困境,既与严峻的经济形势有关,也与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脱不了干系。

 

比钱更重要的是精气神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记者成了大家茶余饭后调侃的对象。有这么一个段子,甚是有名——如果你的朋友是记者,请你体谅他,因为他早出晚归,担惊受怕,加班不补休。

 

而更多的是调侃记者的收入,说每月拿着8000块,和一帮一月拿数十万块的公司老总们高屋建瓴地谈产业规划,这是财经记者;每月拿着7000块,流着哈喇子说着年薪百万以上的人怎么吃穿玩乐,这是时尚记者;每月拿着6000块,两眼放光地写“中国向何处去”之类的文章,这是时政记者;每月拿着5000块,全国各地要追查真相,常常被赶出门偶尔被追打,这是记者中的战斗机——调查记者。

 

不得不说,10年来,媒体行业的工资几乎无增长。很多媒体人发现,刚毕业的时候,自己的工资在同学当中很有优越感,但三五年之后,优势全无。

 

酒店行业创新品牌、喜鹊愉家创始人张鸿举也曾是一个媒体人,“当初我是跑口记者,线上的人很熟,经常在一块吃饭,总不能都让别人掏钱吧,但自己掏钱又囊中羞涩”。于是,张鸿举在17年前就毅然跳出了媒体圈。

 

记者不光是钱少,比钱少更可怕的是,精气神没了。过去很多记者为了跟一条线索,无论吃多少苦,受多少累,都会想尽办法,咬定青山不放松。但现如今,有这种精神的记者少了。

 

理想正在渐渐褪去,存在感和价值感正在慢慢消散,迷茫和焦虑却在与日俱增。记者在从业过程中的自豪感渐渐少了,新闻的无力感增强了。

 

一方面,由于信息传播、获取形式的变化,现在一篇报道的传播效果跟过去相比,大打折扣;另一方面,过去记者能与老板们平起平坐,快意人生,但现在却少有人能做到。

 

与新闻的无力感相对应的是,新闻专业水平的缺失。国外的记者往往胡须花白了,还在采访;而中国的环境下,就跟割韭菜一样,记者一茬比一茬年轻,缺乏必要的积累和阅历。老板们20年、30年如一日,专注于商业某个领域,在资本、技术等方面的修为和历练远远超过普通记者,而记者则少有相关积累。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文章大都缺乏“专业水准”,还在纠结于某个老板或公司的创业史,不厌其烦地讲着几十年前的老故事,读者烦、老板烦,自己也会烦。

 

“原地踏步”的待遇、缺失的新闻理想和较低的新闻水准,成了环环相扣的恶性循环——待遇差造成行业门槛低,进而造成媒体业鱼龙混杂、人心浮动,新闻理想与水准也就可想而知,而这两点又会逐渐侵蚀整个行业的声誉和效益,同时也对从业人员造成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双重损害。

 

坚守还是离去

 

也有很多人在坚守,或者为了理想,或者因为已经习惯,或者因为媒体相对自由的时间。

但是,逃离正成为一些人的选择。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新闻行业好像不太适合“养老”。“你写稿了就有收入,不写稿了就没有,除非参与经营。”原《华夏时报》记者王新磊说。而如果年纪大了,已经熬不了夜,写不动稿了,那怎么办?

 

而且,在新闻行业,一个刚入行的菜鸟,与干过5年甚至10年的老手,拿几乎一样的薪水,这在大部分行业中也是不可理解的。

 

而更多的人是基于一种梦想。不少主动选择离开的,都是媒体精英,他们希望通过更大的平台,去实现自己的抱负。有的人选择去相熟的企业,有的人则更彻底,直接下海创业。

 

媒体人转型到企业,最容易也是最多的,是担任公关。因为企业公关工作很多都是和媒体打交道,记者对媒体的操作流程熟悉,在媒体界也积累了众多的人脉关系,所以工作起来驾轻就熟。这已经是不少媒体人,尤其是财经记者重要的出口。

 

君不见,中国互联网界的BAT三巨头——百度、阿里巴巴集团和腾讯公司的公关部负责人,都是媒体人出身。而在某知名市场化财经报纸内部,也流传着这样的“佳话”,讲的是有个记者,仅采访过一次山东某上市公司老板,没过多久就辞职投其而去,现在已经是公司董秘。这样的传奇并不多见,自然成为同行间艳羡的对象。

 

很多转行者,离开的时候都会说得毅然决然:“终于脱离苦海了。”但到底是从一个坑爬上来掉到另一个坑里,还是从一个坑爬上来走进天堂了呢?不一而足。但是不适应和烦恼,总是免不了的。媒体从业人员的时间相对自由,纪律性不强,来到一个各方面管理都更苛刻严格的单位,肯定会百般不适。

 

更让转行的人所不能适应的是,原来可能和企业老板是“哥们儿”,是“兄弟”,但现在则是“老板”与“伙计”的关系,身份、角色的变化,自然伴随着阵痛。

 

创业的也不在少数。《财经》杂志资深记者赵何娟创立“钛媒体”,《中国企业家》李珉创建“虎嗅”,在IT圈很知名;《创业家》前执行主编申音的NTA创新传播机构,在京东系列事件策划中声名远扬;罗振宇的《逻辑思维》、方三文的“雪球”、李甬的“猿题库”、唐岩的“陌陌”、李学凌的“YY”,也在各自领域风光无限。而那些不知名的,正走在创业路上的前媒体人则更多。

 

媒体人,尤其是财经记者,创业有着天然的优势。他们见多识广,既有宏观思维,也有对细节的把握,资源多,人脉广,再加上现在创业的整体政策环境向好,资本充裕,可能两三个人开创起来的公司,用上两三年时间,就真的像站在风口的猪一样,飞起来了。

 

 

创业成潮

 

媒体人创业,已经像钱塘江大潮一样,一浪高过一浪。可能相对庞大的媒体从业人员群体基数,创业人员总数并不多,但是却极有代表性和带动性。而这又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媒体人的创业潮起潮涌。

 

提及创业,很多做生意的朋友都会劝你:创业有风险,辞职需谨慎。但当你看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去创业的时候,留下就已经是一种煎熬。

 

在一个名为“媒体人转型探讨群”的微信群里,创业者相对较少,但却是“嗓门”最大的一个群体。当有人弱弱地问,创业后悔不后悔时,这些前媒体人给出的都是这样的回答:“出来后悔,不出来更后悔”;“想辞要趁早,30岁还摔得起,4050岁摔摔就骨折了”;“根本不可能后悔,你就是搞砸了,也不应该后悔”。

 

当问及创业的感受时,麦草动漫董事长黄涛说:“创业的感觉不用说。不创业,你说再多他也理解不了;创业了,你不需要说,谁创业谁知道。”

 

面对前媒体人的鼓动,很多媒体人都跃跃欲试。

 

但是创业并不简单,你得受得了煎熬。虽然有人说,享受创业的煎熬真好,但真正处在煎熬中的人,又有几个能够承受得了?当自己的钱已经花完,投资人还没有出现,每个月又到发工资,面对员工的眼神时,那种煎熬,非常人可以忍受。

 

很多人看到贼吃肉,却没有看到贼挨打。如果要创业,你准备好了吗?

 

“作为记者,写文章的时候,看不上这个模式,瞧不上那个模式,可以高大上,但要创业时,就要警惕,世界上没有几个傻子。”厚朴电子商务总经理高二坡说。

 

当记者的时候,你是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善于比较,可以指点江山;但到你自己开公司,变成执行方时,必须从零开始,以前基于理论的分析都不行。

 

“创业不一样,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像结婚;当记者就像谈恋爱,风花雪月,站着说话不腰疼。”黄涛说,创业应该是实实在在的,站在用户立场上考虑产品与服务,从赚小钱开始,别一上来就想着所谓的顶层设计,想着上市。只有活下来,才是硬道理。在活下去的基础上,还要记住初衷,慢慢积累了生存的基础,再朝着目标走。

 

在创业初期,很多人贪大求全,只有吃过亏以后才知道,创业公司大都是小公司,坚持从小公司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并没有终南捷径可走。

 

厚朴电子商务在创立之初,摊子就铺得很大,但在遇到难关后,创始人高二坡果断砍掉了服装项目和一半的人员,刮骨疗毒,终成气候。“创业,就要把心态放到最低,我们强的地方很多,但创业就是要补短板,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远。”他说。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集团旗下: 高骥中文网 高骥传媒 Chidns域名空间 中国羊寨网 网址导航之家 购物导航 中国站长工具 无锡微营销 富您档案(相关站点已经隐藏,可具体联系我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关于版权 - 网站地图 - 人才招聘 - 隐私条款 - 免责申明 - 信息举报 - RSS订阅 - 电子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