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很多网友跟我说,放开农村自建房,就应该走自由交易的道路。 那么,今天,土砖家律师就来分析下,为什么宅基地制度不管怎么改革,近期不会从法律和制度上完全允许城镇居民自由购买宅基地房屋。 1 对法律体系层面的挑战 我国现有的土地法律体系建立在土地城乡二元结构之上。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这一制度设计初衷是为了保障农民的基本居住权益、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以及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如果允许城镇居民自由购买宅基地房屋,就意味着要打破这种长期建立起来的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法律体系。一旦农村宅基地房屋自由买卖合法化,这些政策体系都需要重新调整,在短期内难以实现。 2 对城市商品房市场的冲击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格局中,房地产行业仍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许多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金融机构的资产安全以及上下游众多产业的发展都与房地产息息相关,房价需要保持相对稳定。如果允许城镇居民购买宅基地房屋,这将使农村土地资源向城市人口开放。对于那些原本计划在城市购买商品房、背负房贷的人群来说,他们的购房选择会增加,购买商品房的决心可能会动摇。 3 对农村社会稳定的影响 在农村地区,宅基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福利性住房保障。我国农村有近9亿人口,宅基地为他们提供了居住的基本场所,是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石。如果宅基地可以自由买卖,城市有钱人和社会资本将会涌入农村地区“屯房屯地”。这将使宅基地的性质从福利性转变为市场性的“价高者得”。这可能导致农民失去基本的居住保障,被迫离开家园,进而引发如农村贫富差距加剧、乡村治理结构被破坏、传统文化和邻里关系受到冲击等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