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看点 >> 阜宁新闻 >> 2015年第一季度“阜宁好人”候选人公示

2015年第一季度“阜宁好人”候选人公示

发稿时间:2015-05-09 08:27:11  来源:高骥中文网   高骥中文网   浏览:51

  【编者按】为大力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期阜宁精神,用身边典型教育、引领全县百万干群积极投身“跻身全国百强,建成全面小康”的生动实践,根据全县党建工作会议和县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县、镇(单位)、村三级联动评选“阜宁好人”活动的通知》(阜文明委〔2015〕8号)精神,经基层单位推荐、相关部门核实、评委会审定,确定马荣荣等11位同志为2015年第一季度“阜宁好人”候选人,现将他们的先进事迹在《阜宁日报》、《阜宁文明网》上向社会公示,希望各镇区、各街道、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宣传、投票(投票网址:http://fnhr.fnwmw.gov.cn);同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监督电话:87238532。


  阜宁县跨国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马荣荣


  马荣荣,男,1983年4月出生,大专文化,江苏宁富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科长。


  他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持无偿献血。2013年5月,他捐献血样,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14年8月,他与美国的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之后又顺利通过高分辨配型检测。2015年1月8日,中国红十字总会正式通知他与患者匹配,再次征询他的捐献意愿,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在《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姓名。为了确保捐献成功,他戒烟戒酒。1月13日下午,阜宁县红十字会为他举办欢送会,他是我县第二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同时也是我县涉外捐献第一人、盐城市涉美捐献第一人,江苏涉美捐献第二人。他这种跨越国界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人们学习和称赞。


  返乡创业的领路人——王军


  王军,男,1969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高中,陈良镇陈良居委会五组人。


  他高中毕业后,不甘于贫困,只身去大上海闯荡。经过十多年打拼,事业有成后,他毅然回乡创业,先后创办了江苏盐城豪升布业有限公司、阜宁县君之莱休闲会所,吸纳当地群众100多人在此打工挣钱,以自己的所能报效桑梓,造福乡邻。同时,他还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了在陈良首屈一指的碧水佳苑商贸住宅小区。


  近几年来,他热心公益事业,陈良初中建体育场,他出资7万多元;陈良五组新建桥梁他捐资2万元;陈良村建东华南北路他捐资8万元;陈良镇丹平村五组新建一座桥梁,他出资6万元,几年来,这方面的支出就达40万元。他还个人独资新建了陈良镇四方桥至碧水佳苑的路灯、绿化,使附近村民休闲有了好的去处。他还累计帮扶留守儿童及弱势群体近百人,帮困资金达30多万元。陈良居委会的5家贫困户多次受到王军的资助,累计资助资金达6万多元,受到了当地干群的一致称赞。


  生活的“强者”——周为华


  周为华,女,1945年7月出生,群众,小学文化,板湖镇孔荡村二组村民。


  十年前,她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爱她的丈夫和两个健康的儿子。但是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丈夫和大儿子相继因病而去,大儿子还留下不到一米高的靠双手撑地行走且有类风湿关节炎生活无法自理的媳妇以及一个不到3个月的女儿,她艰难地支撑着这个家。1996年4月灾难再一次降临,在外打工的小儿子突患急性脑膜炎,虽抢救及时,但留下严重后遗症,成为智障。从1997年春开始,她便踏上了漫漫的求医路。几年来,她抱着不足30公斤的瘫媳妇,拉着傻儿子,几乎跑遍了她熟悉的大小专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和专治智障的医院,试遍了她能打听到的民间偏方,终于使他们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多年来,她从不向政府和基层组织伸手,不差村组一分钱的税费,并且在近30年的时间内,用卖粮食、养猪、做杂工以及别人的援助积攒下的钱还清了为丈夫、儿子、媳妇治病欠下的累计近16万元债务。当仁舟水泥厂郑洲董事长等爱心人士伸出温暖之手给予关爱时,她流着泪接着,还不忘说一句:“谢谢!我能挺住,我凭什么用你们的钱,请你们把钱送给比我更困难的人。”


  “爱心妈妈” ——朱南芳


  朱南芳,女,197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文化,阜宁县地方海事处财务装备科科长。


  她热心社会公益,多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近年来,她累计看望慰问农村困难农户、社区困难居民20多户,资助帮扶物资和慰问金1万多元,为困难居民送上粮油食品和春节过节费,为帮扶的困难农户送上鸡鸭鹅苗和仔猪、羔羊等,助其脱困致富。作为一名文明志愿者,她多次参加交通管理志愿服务,进社区,爬楼栋,入户室,宣传文明礼仪和健康卫生知识,看望孤寡老人。


  因机缘巧合,朱南芳了解到吴滩街道小芸(化名)家庭困难,面临失学的危险,于是就主动担任起小芸的“爱心妈妈”,力所能及地帮助其学习和解决部分学习生活费用。如今小芸已读高二了,这“妈妈”一当就是8个年头。朱南芳表示,她这个“妈妈”还要继续当下去,一直帮助小芸完成学业。8年来,她在春、秋学期都要到小芸所在学校探望,到小芸家里了解生活情况,已累计资助其学杂生活费用20000多元,以实际行动证明人间自有真情在。


  让社会满意将维权升华——钱阜军


  钱阜军,男,1965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阜宁工商局城中分局指导员。


  他参加工作已有三十余年,一直工作在工商消费维权一线。为做好消费维权工作,他组建了一支涵盖工商、企业、社区、群众的维权队伍,先后采取了“十分钟维权”、“一公里维权”等有效维权措施,得到上级的肯定。他积极宣传新《消法》,组织企业和社区义务维权人员学习,引导他们掌握维权的重点和技巧。


  他和同事们一起,在县新苏国际公司建立了包含消费维权、品牌创建等方面内容的新苏企业文化,成立了消费维权的专职机构、专门班子、专项程序、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化解消费纠纷。目前阜宁县内已有多家企业争相创建自身企业文化,对消费维权工作有了质的促动。他先后获得市工商系统“十佳能手”、市表彰三等功等荣誉。


  张思德式的公勤员——张平芝


  张平芝,男,1955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高中文化,阜宁县供销合作总社公勤员。


  他身有残疾,存在轻度听力障碍,但身残志坚,工作积极有为,以“5加2”和“白加黑”工作模式担负起各项日常事务,尽力服务全系统干部职工。他妻子为带外孙在盐城,他孑身一人在阜,多年服待瘫痪在床的老父,自己则每日简单应付三餐,一心扑在工作上,无数次地加班打材料、晚上摸黑到单位抢修损坏的电路、全天候地随驾驶员为车辆加油、及时为同事们查阅档案资料,让全系统上上下下的干部职工为之感动,他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36载,坚持做到把平凡的事恒久做好、做实,被大家誉为阜宁供销社系统的张思德。


  无私奉献帮乡邻——刘旭


  刘旭,男,1931年9月出生,群众,小学文化,东沟镇东方村三组村民。


  他已年逾84岁高龄,但他人老心不老,积极参加村组集体事业,乐于奉献,将他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每每都伸出援助之手。2014年11月,东方村三组需要集体集资修路,号召广大村民踊跃捐款,他知道后捐出3000元。虽说他年事已高,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富裕,老伴还卧病在床,丧失劳动能力,但他为了集体事业慷慨解囊,毫不吝惜,周围广大村民纷纷效仿,积极捐款,最终将三组路修好。


  刘旭不仅关心集体事业,对于村里的困难户也十分关注,当哪家有个病或灾的,他都第一个响应,不仅自己捐款,还动员周围村民捐款,帮助这些困难家庭度过难关。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在村里广为传播,团结了乡邻,帮他人度过了难关。


  瘫痪妻子的“拄手杖”——唐为民


  唐为民,男,1968年12月出生,初中文化,新沟镇新胜居委会二组居民。


  2003年3月,他的妻子患多发性硬化脊椎病,从治疗的病例看十有八九为终身瘫痪,那时的妻子躺在床上简直就是个植物人,唐为民既要服侍瘫痪在床的妻子,又要回去照料两个在校读书的孩子,还要招揽修理业务。他每天不仅从早上忙到晚上,夜里还要帮着妻子翻身换褥,每天休息时间不到5个小时,很快瘦了一大圈,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是她连轻生的劲头都没有,躺在床上动弹不得,总是背着脸流眼泪。他读懂了妻子的心思,对爱妻说,我不会放弃对你的治疗,更不会抛弃你,相信老天是会有眼的。从那时起,他每天都要花出一定的时间帮妻子按摩,捶背捏腿,与妻子聊天,日无间断。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瘫痪两年多的妻子两腿好像有了能动的感觉,他万分欣喜,就试着抱起妻子慢慢站起,从站到走,从家里到门外,一步两步,十二年如一日,他坚持每天早晨、中午、晚上扶妻子锻炼1个小时,行程1公里以上。就这样冬去春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妻子每天扶着丈夫的手臂,就像柱着“手杖”一样,艰难地行走。如今妻子在家里也能自己穿衣,扶墙行走,并能帮丈夫做些极为简单的小家务。十多年前的笑声现在又回到了这个甜蜜的家,街坊邻里无人不说,这真是好人有好报啊!


  为了三尺讲台的责任——陆书田


  陆书田,女,196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文化,县附小通榆路校区教研组长。


  2014年8月,她遭遇一场意外事故,左脚骨折,医生建议至少休息一个月。可她不愿离开三尺讲台,也不放心学生,毅然决然的坚持教学。行走是她最大的困难,尤其是上下楼,每一次上下楼都是大汗淋漓,腰酸背痛,几天下来,腋下是大片的淤青。刚上课,她是坐在椅子上,可教学效果不理想,于是,她选择拄拐上课。此举感动了很多学生,有几个女孩子都眼含热泪了,所有学生听课非常认真,参与率很高,教学效果十分好。多年来,她始终把热爱学生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一颗爱心去感染每一位学生,以自己的精湛的教学艺术去吸引每一位学生。她先后获市优秀教师、数学学科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快乐的社区图书管理员——曹效忠


  曹效忠,男,1935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初中文化,退休干部。


  他退休后主动到向阳社区担任图书室义务管理员,无论刮风下雨,春夏秋冬,每天8点钟准时上班,擦干净桌凳,摆放好报刊,整理好图书,等候居民前来阅读,日复一日,天天如此。图书室有各类图书6千余册、报刊十余种,他按图书种类一一分类,登记造册,定期更换,认真办理借阅手续,每天图书阅览室内都座无虚席。他还为读书的居民提供开水。他把图书室当成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阵地,定期将党和政府在报刊发表的最新政策、中心工作、建设的最新成就、社会道德模范事迹等都收集起来,贴在图书室醒目的墙上,供居民重点阅读,让居民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时事大事,居民都亲切地称他为“读报辅导员”。他还经常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关爱青少年的成长,积极参与道德讲堂宣讲活动,以自己亲身经历,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是居民公认的称职校外辅导员。多年来,他恪尽职责,热心服务,不图名、不图利,以自己朴素的心愿、平凡的事迹、可贵的奉献精神,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信赖和尊重。


  城市美容师——江芹


  江芹,女,1972年4月出生,初中文化,县环卫所清扫组长。


  她是一名普通环卫工人,从事一线保洁工作二十多年来,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始终坚守在一线,清扫街道,清理垃圾,干着环卫工人最脏最累的活。环卫所领导考虑到她在一线工作时间太长,加上孩子小,婆婆生病等原因,想给她调整一个工作岗位,她说:“干清扫保洁这一行,我习惯了,到其他岗位我怕适应不了,还要重头学起”。她负责清扫保洁的大关路是县城主要道路,这里人流密集,车流量大,垃圾产生的多,是大家都不愿意去干的地段。她却毫无怨言,每天早上第一个上班,晚上最后一个下班,带领她的姐妹们尽心尽力的清扫着。风里去,雨里来,每天凌晨就开始手不停、脚不住地一遍遍清扫保洁,坚持扫好每一段路面,清理好每一处死角,她所负责清扫的路段是县城最干净的路段之一。先后多次被市县评为先进个人。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关注热点事件,尊重事实,追求公正,维护舆论的公正和公信力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关于版权 - 网站地图 - 人才招聘 - 隐私条款 - 免责申明 - 信息举报 - RSS订阅 - 电子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