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寨的桃花源不知是何时得名,无从考证,但是黄河故道却给桃花源以丰富的人文底蕴,并让桃花源涂上了一层神奇而美丽的色彩。
黄河故道实际上是淮河的尾闾,因昔日黄河夺淮故造成了如今的古黄河大堆,淮南淮北由此而分,而秦岭淮河一线又一直是我国地理上的一条重要分界线,“桃花源”所在的古黄河大堆正是处在这特殊的地理位置上,这里土岗平川,错落有致,高则有岗,东西平均宽度为1.5公里,低则有禾田、池塘。如今,从黄河故道最南边的果林村向北,经单家港、外口、王山、流泉,一直到北沙,南北绵延15公里的土地上到处长满了果树,每到春天,千树万树的桃花,烂漫如霞;加上洁白梨花、金灿灿的油菜花、耀眼的苹果花,沿着黄河故道一路开来,万亩滩涂大林海、大花园、大果园绵延30里一字排开,新拓展的葡萄观光园、果品自摘园,新引进天山木枣、草莓、蓝莓、樱桃等新品种更加引人注目,是人们休闲、度假、娱乐的理想之地。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远离城市生活的喧嚣,远离城市工业的污染,他们按照自己的生活规则悠然自若地生活着,他们并不在乎财富的多少,不在乎功利得失。他们满足于自由酣畅的呼吸,在勤劳奋斗中努力提高生活的质量,几处农家的碧瓦粉墙掩映在果林之中,成为桃花源抒情曲调中的和谐音符。当人们在桃花源里看到那只桀骜不训的石雕羊,不由想到这里曾经有过羊城的军营,想到羊寨的军营,想到羊的精神品质。由古代村妇的塑像想到黄河儿女唱出来的生存与生命之歌。那浑重巨大的石碾,使人们想起存在于古黄河畔几千年的农业文明,桃花源所在的古黄河堆堤有沉甸甸的重量,它是自然和人类双重因素造成的,是一种拦截灾难的栅栏,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
近年来,羊寨镇抢抓省委、省政府开发黄河故道的新机遇,充分利用桃花源“四季景致不同,一日晨暮各异”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得天独厚的红色遗存,以“尊重自然风貌,挖掘文化底蕴,留住乡愁”为原则,坚持走生态路、打旅游牌、发人气财,在“新、奇、特”上做文章。新,挖掘到极致;奇,打造到令人惊艳;特,具备阜宁特色。
今年4月8日赏花节又到了,诚邀四面八方宾朋、游客前来观光踏青看桃赏花,听鸟语,闻花香,领略古黄河畔民俗风情,带孩子玩一玩新建的“儿童乐园”,那是最惬意不过的了。新开业的“桃花源大酒店”有吃的、有住的、有玩的,尤其是清蒸黄河“大白条”,红烧、油炸黄河“小杂鱼”,生呛活河虾等特色菜倍受游客亲睐,如不亲口尝一尝美味佳肴真感到对不起自己的嘴和肚子。有诗为证:黄河故道鸿鹄飞,桃花流水鱼虾肥,淡妆浓抹邀人醉,生态盎然不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