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长跑并不毁关节,马拉松运动员得关节炎的比例反而比普通人还低。2017年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显示,出于健身目的的跑步者,关节炎发生率仅为3.5%,而久坐不动人群的关节炎发生率为10.2%。

核心提示:长跑并不毁关节,马拉松运动员得关节炎的比例反而比普通人还低。2017年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显示,出于健身目的的跑步者,关节炎发生率仅为3.5%,而久坐不动人群的关节炎发生率为10.2%。
1. 超级真菌是“紧急威胁”传染性极强
流言:
超级真菌被美国列为“紧急威胁”,中国已有18例确认感染,传染性极强。
真相:
流言中的“超级真菌”,其学名为耳念珠菌,是一种可以引起严重感染的真菌。资料显示,耳念珠菌2009年在日本首次被发现。目前,耳念珠菌在国际上被冠以“超级病原”的称号,主要归因于以美国为主的地区所受到的严重临床威胁。目前中国共报道耳念珠菌感染18例,没有集中暴发案例。在我国近10年间覆盖230家医疗机构的侵袭性真菌病监测中,耳念珠菌的发生率低于1/20000,所以公众不必恐慌。
2. 跑步会损伤膝盖易患关节炎
流言:
经常跑步的人容易得髋关节和膝关节炎。
真相:
长跑并不毁关节,马拉松运动员得关节炎的比例反而比普通人还低。2017年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显示,出于健身目的的跑步者,关节炎发生率仅为3.5%,而久坐不动人群的关节炎发生率为10.2%。也就是说,跑步可以是膝盖的保护因素,关键在于正确的跑步方式。总之,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跑步,只要不导致受伤,对关节和健康都是有益处的。
3. 近视能治愈
流言:
只要用对方法,在一定期限内孩子的近视可以治愈。
真相:
人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
除了因睫状肌痉挛所致的“假性近视”外,近视是不可逆的,严重情况甚至会导致失明。目前还没有安全有效的办法能使其恢复。也就是说,近视只能被“矫正”,不可“治愈”。
4. 无线耳机致癌
流言:
250名科学家联名警告,AirPods和同类型的无线蓝牙耳机可能致癌。
真相:
消息中提到的科学家们的联名警告确实存在,但是无线耳机并不是这封联名信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也并没有实际的研究数据表明无线耳机会致癌。
无线耳机从原理上来讲并不会致癌。公开资料显示,蓝牙使用无线电磁波的波长为2.4-2.48GHz,属于“非电离射频辐射”,其辐射量在电磁辐射量安全标准以内。长期佩戴耳机可能对听力有危害,但是这并不代表戴耳机会致癌,目前尚未有研究表明戴耳机会导致任何癌症。
5. 爱生活爱健康就要买“无添加食品”
流言:
含有食品添加剂的东西都是不好的,“天然无添加,绝不含防腐剂”才是优质食品的代名词。
真相:
本质上来讲,大部分商家宣称的“无添加”几乎都属于文字游戏,除了误导消费者,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一瓶水,商家可以宣称“本产品0碳水、0卡路里、0糖、0咖啡因、无色素、无香精、无添加、无麸质、无转基因”。想买到好食品,关键还是去正规渠道,并且要学会看配料表(主要是前几个配料)和营养成分表。凡是标榜“无添加”的,商业噱头往往大于实际健康意义。只要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足够高,合规使用就没有问题。
6. 血管里面有“垃圾、毒素”需要排毒
流言:
血管里面有“垃圾、毒素”,如果不清理就会慢慢蓄积,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导致百病缠身。
真相:
血管里并没有所谓的“垃圾、毒素”,有的只是“代谢废物”。代谢废物是细胞在新陈代谢时产生的自然产物,正常情况下,会随着血液运输到特定器官,最终排出体外,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人体真的不需要排毒。对健康人来说,人体本身就有强大的排毒能力,强大到让我们感觉不到“垃圾”的存在。只要肝肾等器官正常运转,就不用担心毒素对我们的伤害,也就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方式来“排毒”。
7. 婴儿退烧药“布洛芬”服用会致残
流言:
布洛芬不能再服用了,会致残,形成永久性伤害,美国正在全面召回!
真相:
美国食药监局网站显示,2019年1月29日确实有一条召回布洛芬的公告。
但从原文可以看出,这次召回与布洛芬药物本身的安全性无关,其实是美国Tris制药公司的一款布洛芬口服混悬滴剂由于部分批次可能浓度较高,超过了规定标准,而做了全国范围的召回。布洛芬在美国被召回的原因是个别产品本身浓度超标,这和朋友圈刷屏的布洛芬致残根本是两码事。布洛芬一直是被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和欧美各国推荐的首选儿童退热药之一,无论发烧感冒,还是止疼消炎,布洛芬基本上都是常备药。
8. “生酮饮食法”靠吃肉就能减肥
流言:
无数科学研究支持的“生酮减肥法”,美味、健康和身材可以兼得!只要不摄入糖分,就可以随意吃高脂肪的肉类,能达到很好的减肥效果。这一减肥理念横扫全球,明星都在追捧。
真相:
“生酮减肥法”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长期“高脂低碳”进食方式,反而会增加肝脏、肾脏的患病风险,甚至危害大脑健康。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所谓饮食“结构”的改善,生酮饮食的确能让一些人体重在短时间内出现下降,尤其是本身摄入脂肪就不算多的女生。但没有足够证据表明,生酮饮食法对人体健康是长期有益的。
由于代谢的改变,生酮饮食法极大地增加了患肝病、肾病的风险。当血液中酮体含量过高时,人体会处在酮血症的状态,肾脏排出酮体和体液,导致人体失水,体重迅速减轻。较长时间的生酮饮食,更是会大大增加肾结石、骨质疏松和高尿酸的风险。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