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江苏盐城回来,掰着手指头一数,竟然刷了整整11个景点,简直像在做旅游版的马拉松。心里憋着一肚子话,想和你讲讲一个“慢半拍”的小城市,和我这些天的酸甜苦辣。
说实话,出发前我对盐城的印象很模糊,脑子里就俩词——湿地、丹顶鹤。结果等车票抢到手,心情那叫一个美滋滋,兴冲冲地把导航定在了盐城,心想着大不了吃点苦,反正景点多,风景再普通也不亏。
盐城这地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景点分得那叫一个散。你要是没车,那就做好“公交之王”的心理准备,毕竟有些地方一天也就那么几班车,错过就得等天黑。自驾就是王道,省心还省腿。
第一站去了大丰丹顶鹤湿地,说是看鹤,其实更多是看天。进门就被一片宽阔的草地晃了眼,天蓝得跟洗过一样,风吹过来带着点湿漉漉的味道。鹤没想象中多,但那种安静的感觉,不是城里人能随便遇到的。运气好的时候能看到成群结队的鹤走过去,脖子一伸一缩,优雅得像在走T台。有时候鹤不露脸,心里难免有点失落,不过也没啥,毕竟动物不是演员,随缘最好。朋友说:“看鹤要靠运气,像买彩票。”我想了想,反正票都买了,能看到啥算啥。
湿地大,蚊子也多,差点让“盐城蚊子”留下一条腿上的“纪念品”。穿短裤的那天,才晓得什么叫原生态。自嘲一句,这回是真体会到什么叫“野外生存训练”。还好带了点驱蚊水,不然得在景区里跳“驱蚊舞”。
接下来去了条子泥,名字听着就有点意思。开过去的路上全是笔直的公路,路两边是大片大片的滩涂,海风一吹,头发都能吹成艺术造型。到景区才发现,原来这才是盐城的“天涯海角”。潮水退了以后,滩涂上全是小螃蟹横着走,候鸟时不时来个“空中表演”,场面大得让人想鼓掌。这地方真适合带着相机瞎拍,随手一张都能当壁纸。就是太阳毒得很,没做好防晒的那天,回去脸红得像煮熟的虾。有人调侃说:“条子泥的太阳下,谁都是‘熟人’。”这话一点没错。
拍够了照片,也被风吹得头晕,想着找个地方歇歇脚。结果发现周边没啥吃的,只有点简易小卖部卖点矿泉水和泡面。这时候才明白,景区配套就是“野”,想要吃得好只能回市区。所以在盐城玩,吃饭和景点之间得早做打算,别等饿了才想起来。
第三站冲向中华海棠园。其实我是冲着花去的,结果不在花期,满眼绿油油的一片,只有几只蜜蜂在嗡嗡作业。走了半圈,才看到角落里几朵残花,心里有点小失落。只能安慰自己:“花无百日红,旅游也得看时运。”不过空气确实新鲜,呼吸两口,像是把城市的灰尘都洗干净了。
盐镇水街是下一个目标,听说是仿古水街,走进去感觉像是穿越回了小时候。小吃摊、糖葫芦、糖画、炸串,都在热闹地招呼游客。夜景挺美,灯笼高高挂,水面上倒影晃晃悠悠,就是人有点多。最逗的是,水街里的小吃有的比市区还贵,老板一句话:“旅游区嘛,贵点正常!”这么一说,反而觉得还能接受。想了想,出来玩儿就别太计较,毕竟“出来花钱就是买个乐呵”。
盐城博物馆意外地好,关键是免费,空调还给力。里面陈列着盐城的历史,走马观花看下来,涨了不少见识。小孩子在里面追着互动展转圈,大人们则在展柜前叹气:“原来盐城还有这么多讲究。”有时候,走走博物馆,比在景区晒太阳省事多了。
大洋湾生态旅游区据说是个生态公园,进去转了两圈,发现最舒服的就是树多、草多,空气好。还碰到好几对拍婚纱照的新人,摄影师一边喊:“笑一个!”新人一边擦汗,心想“婚纱照果然是爱情的考验”。公园里有些地方商业味重,不过随便找个角落坐一会儿,看看湖面发发呆,也挺治愈。
东台西溪景区,江南水乡的味道,桥多河多,人也多。走在石板路上,听着小河的流水声,偶尔看到大妈们在河边洗菜,突然想起小时候家门口的小溪。古桥下有船划过,小朋友在桥上丢石头,画面温馨得像电视剧。唯一的缺点是,有些古建筑修得太新,少了点沧桑感。朋友说,“古镇要有故事,不能全靠油漆。”这话有点道理,但走累了,坐在桥头发呆,谁还在乎这些?
安丰古镇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地方,人少,安静。小巷子里有老爷爷在下棋,老奶奶在剥豆子,走进巷子深处还能闻到咸鸭蛋的味道。这里没有太多游客,偶尔碰到几个背着相机的文艺青年,大家都低着头找角度拍照。古镇不大,转一圈也就一个多小时,但那种慢节奏让人不想离开。有人说:“安丰适合发呆,不适合赶路。”我觉得说得贴切极了。
黄海森林公园是个大氧吧,进去就被绿得晃眼,空气里都是松树的味道。最适合的是骑自行车,来回一圈腿都细了。到处是小朋友在追蝴蝶,情侣在自拍,家长在树下打牌。夏天去真的是避暑胜地,带上帐篷和零食,找块草地躺下,刷一下午的短视频都没人管。唯一的烦恼,就是蚊子太热情,腿上多了好几个“红印章”。
建湖九龙口据说是水乡风情,去了之后发现,的确是湖多河多渔民多。碰到一队渔民在捞鱼,动作麻利得像电影里的高手。还有人在湖边钓鱼,一坐就是一上午。我试着坐在湖边发呆,但最终还是被太阳晒得顶不住。部分游玩项目有点贵,想体验只能“咬咬牙”。
射阳河口是最后一个打卡的地方,黄海入海口,风大浪大。站在岸边看浪花翻滚,有点想起小时候看的纪录片。听说这里是观鸟的好地方,结果我只看见几只灰色的海鸟在天上打转。这里配套设施不多,厕所都得找半天,适合短暂停留,不适合长待。
这一路走下来,盐城的美食也没少尝。海鲜最有名,河鲜也新鲜。路边的小馆子有时候比景区饭店还实在。吃了几次大闸蟹和鱼汤面,味道真心不错,价格也算公道。早上去小巷里喝碗粥,配点酱菜和咸鸭蛋,顿时觉得人生苦短,吃饭要紧。唯一的经验就是,别在景区里乱点,容易被“旅游价”吓一跳,还是本地小馆子靠谱。
说到住宿,盐城市区选择多,价格也合理。湿地和景区周边的民宿偶尔能淘到好房,但节假日得提前抢,不然只能睡车里。所谓海景房,有的其实只是“远眺”,订房前一定要多看看评论。出来玩儿,面子不重要,睡得舒服最关键。
盐城的旅行,最怕的是天气和蚊子。夏天太阳毒得很,没防晒霜一天能晒成“非洲兄弟”。湿地蚊子多,驱蚊水一定要带足。穿运动鞋是正道,别学我穿拖鞋进景区,回来脚底都能写字了。
春秋两季最适合来盐城,无论是看鹤还是看花,都是刚刚好。夏天适合森林公园,冬天就别指望看太多鸟了,冷得连鸟都想飞南方。出门前一定查天气,带好雨具,盐城的阵雨说来就来。
省钱的小技巧就是:工作日来,门票和住宿都便宜,人还少。门票提前网上订,能省时间也能省银子。吃饭去本地餐馆,小巷子里的味道最地道。要买特产就去市场,别在景区买“贵族咸蛋”。
这趟盐城之旅,说不累是假的,但回头一看,最值得的其实是那些安静的时刻。鹤飞过头顶,滩涂风吹脸颊,古镇里老人的微笑,森林里的阳光斑驳。这些只有慢下来才能感受到的美好,才是旅行最珍贵的回忆。
盐城不是什么网红城市,没有花里胡哨的噱头,也没有一夜爆红的故事。它像个慢性子的大爷,步子不快,心态很稳。你要是着急,它就让你慢半拍;你要是愿意静静走一走,反而能发现很多别人没注意的小美好。
有人说,旅行就是从一个你待腻的地方到别人待腻的地方,其实不然。盐城这种地方,就是能让你在陌生的风景里,找到久违的松弛感。出来玩儿别太功利,累了就歇,饿了就吃,没看着鹤也别遗憾,反正风景一直都在路上。
盐城的旅行,不是“打卡”,更像是“修心”。下次有机会,我还想再来,带着家人,慢慢走,慢慢看,慢慢吃,慢慢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