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网站首页
新闻看点
骥哥有话
评论中心
品读文学
情感天下
百姓之窗
图说中国
视频
分类信息
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中心
>>
网络热评
>> 论“给小偷留压岁钱”的道德感化力
论“给小偷留压岁钱”的道德感化力
发稿时间:2015-02-07 11:30:46 来源:乔志峰
高骥中文网
浏览:
101
次
内容提要:
老人出门前给小偷备好“压岁钱”,称人性本善。两位年过七旬的退休老教师每逢要出远门,都会在自家餐桌上留下一封信和特意换好的崭新的百元钞票,这是给可能到来的“不速之客”准备的。
老人出门前给小偷备好“压岁钱”,称人性本善。两位年过七旬的退休老教师每逢要出远门,都会在自家餐桌上留下一封信和特意换好的崭新的百元钞票,这是给可能到来的“不速之客”准备的。今年他们更是把给“小偷”的压岁钱都涨到了300元。当了一辈子语文老师的他们,在信中语重心长地写道:小伙子,出门在外挺不容易的,就快过年了,你一定也很想念父母家人吧?我们退休工资也不高,就请你拿上这点钱,买张回家的车票吧。过完年后,记得要找个正经工作。(2月6日《楚天都市报》)
无疑,这两位老人是善良的,他们“给小偷留压岁钱”的做法,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感化小偷,起到唤醒良知的作用。事实上,2010年暑假他们外出时,这笔钱和信还真被人拿走了——回家时,地板上厚厚的一层灰印上了一串脚印,到了餐桌就停止了,家中其它地方都没有被翻动过。我相信,该小偷的心灵一定感到了巨大的震撼,说不定真的跟名著《悲惨世界》里的描写的苦役犯冉·阿让一样,受到米里哀主教的感化后洗心革面、终身向善,努力做一个好人。
不过,我还是想淡化“给小偷留压岁钱”的道德功能,更愿意将其当作房主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来看待。出门前给小偷在房子的显眼位置留点现金,是不少人的习惯——贼不走空,拿到了钱,他或许就不再翻箱倒柜、给房主造成更大的损失。当然,这样说并非怀疑两位老人的善意乃是发自内心,只不过是觉得道德感化虽然有用,但毕竟非常有限,至少效果的随机性太大。良知未泯的小偷可能会被打动,而对于那些惯偷和根本无道德感可言的人,你的留言写得再情深意切也如同对牛弹琴,甚至还会引发他们的鄙夷和嘲弄。这其实不难理解——如果道德感化可以包治百病,还要警察干什么?
不管出于什么动机,偷窃都是违法行为;不管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都不能成为任何人实施偷窃的借口。违法了,就该为此付出代价,根据情节轻重受到法律的惩处,这才是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很多时候,自律是靠不住的,他律才是根本,而法律是最有效的他律。过度拔高道德感化的力量,不仅不切实际,或许还有弱化法治的倾向。因此,我想问问两位老人家:家里进贼那次,报警了吗?我尊重且赞赏包括他们在内的所有好人的善良之举,但更建议他们今后在考虑问题时,能够超越道德的层面,多拿法律说事儿。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行政审批可望不再让百姓跑断腿
相关文章
李银河:校长性侵小学生背后匪夷所思乱象
2013-08-11 12:44:12
社会要发展,需有安全感
2013-07-30 21:59:36
莫言家乡的红高粱注定“红”不起来
2012-10-18 16:39:47
折腾老半天,养老还是企业职工吃亏
2015-01-15 11:55:01
美女城管不仅胜在“美女”二字
2013-11-12 22:00:08
丰田怎么成了美国车?
2012-09-22 16:36:00
警惕父爱成为猥亵幼女的挡箭牌
2014-12-09 10:02:16
《中国合伙人》:主旋律电影的逆袭!
2013-05-23 00:13:30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
0
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头条评论
网络热评
原创评论
微言大义
文化观点
经济观点
大学之声
纸媒点评
深度评论
最近更新
论“给小偷留压岁钱”的道德感化
行政审批可望不再让百姓跑断腿
折腾老半天,养老还是企业职工吃
逼学妹卖处 买处官员还逍遥
中国鼓励“休学创业”盖茨有那么
警惕父爱成为猥亵幼女的挡箭牌
为什么是洋人拦下了闯自行车道的
徐州人吃连云港的盐,又摊上大事
美女城管不仅胜在“美女”二字
新华网评:陈永洲的“以我为戒”
点击排行
李银河:校长性侵小学生背后匪夷
社会要发展,需有安全感
美女城管不仅胜在“美女”二字
新华网评:陈永洲的“以我为戒”
《中国合伙人》:主旋律电影的逆
逼学妹卖处 买处官员还逍遥
警惕父爱成为猥亵幼女的挡箭牌
韩涵:迟报污染事故是因为“认识
为什么是洋人拦下了闯自行车道的
曾小贤”陈赫漂亮女友私照 初中已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关于版权
-
网站地图
-
人才招聘
-
隐私条款
-
免责申明
-
信息举报
-
RSS订阅
-
电子公告
Copyright (C) 2010-2015
高骥中文网(www.gaoji.org)
, 版权所有 ICP证: 苏ICP备1100587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2788
·新闻爆料:wxnews@cntv.cn - 传真:(010)950507 转 539719 或者 (010)80115555 转 539719 - 联系邮箱:snews@sohu.com
·请勿发布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言论,转载信息请注明出处(如:来源 高骥中文网),会员观点不代表
高骥中文
官方立场。
声明:本网站原创内容未经官方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