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评论中心 >> 网络热评 >> 35岁不应该是职场的“拦路虎”

35岁不应该是职场的“拦路虎”

时间:2025-03-09 14:37:52  来源:红网    作者:张婧萱   浏览:212
内容提要:35岁,本应是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技能,理应成为职场上的佼佼者。然而,在现实的就业市场中,35岁却成了许多求职者难以逾越的“生死线”。

 

0d9d2ffa-c0bd-44cd-aa4f-260e23d19e0e.jpg

□张婧萱(长沙理工大学)

如何尽快遏制就业年龄歧视现象,如何破解“35岁+”就业困境,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的关注重点。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四川电力(广安)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总队长蒙媛建议,将禁止就业年龄歧视写入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之中,禁止企业设置与岗位要求无关的年龄门槛。(3月6日 封面新闻)

35岁,本应是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技能,理应成为职场上的佼佼者。然而,在现实的就业市场中,35岁却成了许多求职者难以逾越的“生死线”。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将年龄作为首要筛选条件,明确将应聘者的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这种不合理的门槛,不仅限制了劳动者的就业机会,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不仅违背了公平就业的原则,也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在知识更新迅速、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经验和技能的价值尤为凸显。中年劳动者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深厚的行业积累,往往能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年龄限制却让他们的才华被埋没,让社会效率受到损害。35岁这条人为划定的分水岭,变成了职场的“拦路虎”。

在全国两会上,众多代表委员们纷纷就“35岁+”就业歧视问题发表看法,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谈到35岁成为就业“歧视”年龄,全国政协委员、演员张凯丽表示:不要说35岁,55岁、65岁在现在看来都很年轻。人生那么长,35岁正是干事儿的年纪,不应该成为一个被“歧视”的年龄。

蒙媛代表提出,应将禁止年龄歧视纳入法律,通过国家强制力手段为年龄歧视划下红线,明确企业不得设置与岗位无关的年龄门槛,并建立公益诉讼制度与投诉举报制度。

同时,代表委员们还建议用人单位应摒弃年龄偏见,注重求职者的实际能力和岗位需求的匹配性。用人企业应建立公平、公正的招聘机制,让不同年龄段的求职者都能在职场上公平竞争、共同发展。此外,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中年劳动者的支持和关爱,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和发展机会。

“35岁+”就业歧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关乎到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在全国两会的聚焦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就业环境将会更加公平、公正。当“能力”而非“年龄”成为职场风向标,当“职场保鲜”的想法逐渐被摒弃,35岁将不再是职场上的“拦路虎”,而是人生新阶段的起点和动力。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关注热点事件,尊重事实,追求公正,维护舆论的公正和公信力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关于版权 - 网站地图 - 人才招聘 - 隐私条款 - 免责申明 - 信息举报 - RSS订阅 - 电子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