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品读文学 >> 原创文学 >> 清水塘的传说

清水塘的传说

发稿时间:2014-12-16 20:00:21  来源:高骥中文网 唐文祥   高骥中文网   浏览:61
内容提要:自古以来,淮河下游的江淮平原,人称鱼米之乡,物阜民丰,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但是,宋建炎年间,黄河夺淮以后,水患无穷,尤其是盐阜大地灾难深重,童营清水塘就是历史留下的一只泪眼。

清水塘的传说

  自古以来,淮河下游的江淮平原,人称鱼米之乡,物阜民丰,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但是,宋建炎年间,黄河夺淮以后,水患无穷,尤其是盐阜大地灾难深重,童营清水塘就是历史留下的一只泪眼。童营清水塘位于芦蒲镇境内,《阜宁县志》载:清水塘在童家营,康熙三十五年河决于此,周围数十里陷为泊,中间数亩深不可测,相传有巨鱼潜伏其中。明代以前,黄淮合流,水势不盛,原因之一就是淮河入海水道,河阔泓深,排水犹速。及至明清,随着泥沙逐年淤塞,水道壅阻,河床日高,完全成了地上河。现今的古黄河河底比两岸居民屋脊还高,人们不得不筑堤束水。但“黄河之水天上来”,洪水不时为患。仅清代康熙年间,就接连不断地发生了水漫泗州,河决苏咀、童家营等数次水患。对阜盐人民来说,尤以童营黄河决堤造成的灾难最为惨烈。如今的童营清水塘就是当年的黄河决堤所致。

  如今,漫步清水塘,方圆逾百亩,水清泓深,宛如一面明镜。天气晴朗的早晨,让你体会“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诗意;皓月当空的夜晚,使你领略“静影沉璧”、“波澜不惊”的意境。可是周边的居民,远近的游人,却是“感时花溅泪”,透过清水塘的妩媚,折射出当年水患的惨烈。

  据《庙湾镇志》载: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六月大雨,至七月河决童营,庙湾数百里无人烟。既而淮水复溢,田沉水底,附城镇者,栖范公堤上,如鳞集,而雨复连绵,秋冬不绝,三十年积水不消。

  对黄河决堤一百七十八丈,可谓 “浊浪排空来,惊涛卷地起”。千村万落漂没一空,洪波浩渺,茫无涯际,“人或为鱼鳖”,此难何极。水退沙隆,掩没了通淮堑浦的繁荣,古镇芦蒲的文明,从黄土高原泊来了一个“黄土高坡”。寒春飞沙,夏秋流火。水妖后面跟着旱魔,大自然的灾害肆虐于通淮河畔。

  解放后,毛主席发出号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举国上下,兴修水利。七十年代初,芦蒲人民在当年的童营决堤处兴建了童营灌溉涵洞,化害为利。十五期间,芦蒲人民又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实施水利建设工程,拓展疏浚了17.5公里长的童营干渠;六条横贯东西的支渠,桥梁涵闸配套成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年飞沙流火的“黄土高坡”,现在处处是菱藕,遍地稻谷香。若遇干旱年份,尽管水源枯竭,无沟不干,而童营灌区却是水流汩汩,波光粼粼,一派生机盎然,水利工程造福了芦蒲人民。

  2013年,县政府又将童营涵洞重新拆建,把过去的涵洞改为童营翻水站,站内设备全部电器化电脑管理。作为历史泪眼的童营清水塘,不再只是佐证历史,折射过去,更向人们昭示未来。如今它已成为农民致富工程中的天然养殖场所,水阔凭鱼跃,“红掌拨清波”。抚今追昔,她给人们以启迪和遐想。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关注热点事件,尊重事实,追求公正,维护舆论的公正和公信力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关于版权 - 网站地图 - 人才招聘 - 隐私条款 - 免责申明 - 信息举报 - RSS订阅 - 电子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