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看点 >> 盐城新闻 >> 施丽萍不离不弃孝敬七旬残疾养母

施丽萍不离不弃孝敬七旬残疾养母

发稿时间:2015-01-30 08:35:46  来源:袁婷婷   高骥中文网   浏览:101
内容提要:80后女孩用爱诠释“浓于血”的亲情!“妈,我来了。”盐城市阜宁县郭墅镇草东村77岁的四肢残疾老人施小花听到一个姑娘甜甜的声音,脸上立马露出了笑容。

                   80后女孩用爱诠释“浓于血”的亲情

                            施丽萍在为养母梳头

  “妈,我来了。”郭墅镇草东村77岁的四肢残疾老人施小花听到一个姑娘甜甜的声音,脸上立马露出了笑容。1月19日,记者亲眼目睹这个感人的现场。这个女孩就是28年前,老人收养的一名女婴,并带着残缺多病的身体将其抚养成人的施丽萍。

  她给我一个家,我许她一生的心愿。

  1月19日,记者来到位于郭墅镇草东村的县残老康复中心,施丽萍正在照顾养母,她轻轻地扶起养母,慢慢地让她坐到门口的小椅子上。看到老人的头发有点乱,她走进屋内,拿出梳子帮助老人梳头发,“今天早饭吃的什么,药有没有吃?”施丽萍和老人聊了起来,看到老人脸上有点脏,她又回到屋里倒了些热水帮老人洗脸。

  “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跟我住在一起。”施丽萍告诉记者,“我从小在这里长大,虽然条件不好,但这里就是我的家。”“从小到大,我吃的穿的都是别人给的,读书时的学费和生活费也是好心人捐助的,小时候上学没有人接送,我总是一个人走在泥路上,但每当走到村口,总会看到养母单薄的身影站在风里、雨里等我,我的心里就会和别的孩子一样温暖,现在我要用自己的能力孝敬妈妈。”为了满足养母的愿望,小施在养母的屋里加了一张床,和施小花吃住在一起。

  说起施丽萍,邻居64岁的嵇绍高夸赞道:“这个丫头是个能干的丫头,给她养母穿衣、梳头、做家务,不怕脏,不怕累。在外面上学、工作时,也经常回来看看,平时她养母有什么需求,电话一打就回来,这样的闺女就是亲生的也不如她。”坐在一旁的施丽萍说,从出生到21岁学校毕业,她一直和养母住在一起,就是到外地工作,她也总是牵挂不已,只要放假、过节都赶回来看望养母。2013年,因为养母的身体越来越差,又双目失明,为了方便照顾养母,她不得不放弃难得的工作机会和较好的待遇,回到阜宁一边找工作一边照顾养母。

  只要养母在,赡养就是我的责任。

  施小花老人的双手只剩下大拇指的一个关节,行走都需要人扶。老人告诉记者,由于双手残疾她无法炒菜,每次烧饭烧菜都是用电饭锅,因为行动不便,她做家务也很困难。养女施丽萍非常懂事,从12岁开始就帮助她干农活。“原来有两亩地,种些玉米和豆子,我的腿摔断后,就再也不能干了,她就让我教她怎么种,后来她还学会撒化肥,田里的杂草也都是她拔,有一次她一个人把两亩地的杂草都拔了,那些杂草堆起来比她人还高。”

  “虽然她身体残疾,体弱多病,但每天能和她说说话,帮助做些事,我觉得就很幸福。”施丽萍告诉记者,养母除了身体残疾外,同时还患有哮喘、帕金森综合症、肾脏炎、脑梗等多种疾病,常年吃药,病情严重时就要挂水,“因为肾脏炎,妈妈身上都肿了,挂水的时候很难找到筋脉,她又有帕金森综合症,身体不停的抖,每次挂水之前要用木板将她的手臂固定好。后来我让康复中心的卫生员教我挂水,学会后,每次妈妈生病都是我到医院去拿药回来给她插针挂水。”记者无法想象这其中的艰辛……

  随着年龄的增长,施小花老人的身体每况愈下,但小施对她始终不离不弃。有一次老人病情发作,生命垂危,送到医院后,医生告诉施丽萍已经无法挽救,并让她回去准备后事,但施丽萍不想放弃,坚持要把药瓶里剩下的药水挂完,没多久,养母苏醒了过来。施丽萍说:“我不止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每次我都继续为她治疗,我知道她舍不得离开我。”

  宁愿牺牲自己,一定要让养母幸福。1999年,施丽萍13岁时,她的亲生父母找到了她,看到她当时的处境,父母心酸的哭了,并想带她回去。“当时她那么小,看到她在田里做事情,浑身都是泥灰,我惊呆了,眼泪立即流了下来。

  我们很后悔,但后悔已经没有用了,就跟她养母商量,想带她回家念书,放假过节再送过去。可这孩子舍不得她养母,在我们身边只念了个六年级,又回去了。”施丽萍的生母说。施丽萍18岁那年,生母问她一个人们常问的问题:“如果我和她都掉进河里,你先救谁?”施丽萍没有多想说:“我是你生的,但对她的感情深,先救她。”生母没有生气,还连连说道:“你这样想是对的,人家把你抚养成人不容易,不能忘记这份恩情,一定要把她服侍好。”

  让爱互相传递,她把三个家庭串联。

  1987年,施丽萍出生后被父母的同学施某抱走。然而,施某当时已经成家,并且育有两个小孩,本想将施丽萍留在自己家中,但经济实在拮据。就这样,在亲身父母不知道的情况下,施丽萍被送到其的姐姐施小花的家中。

  长大以后,施丽萍才了解到,原来舅舅也是抱养的,和养母施小花不是亲姐弟。“你舅舅把你送给残疾养母,你恨不恨他?”每每有人这样问施丽萍的时候,施丽萍总是回答:“不恨,他也有他的苦处,而且,他也对我很好,虽然我的生活苦了点,但是他经常来看我和养母。人挺好的。”就这样,三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相互依靠,相互扶持,共同走过了那段最困难的岁月。

  1998年,就在施丽萍17岁时,养母因为不小心,将自己小腿摔断,而此时,施丽萍的亲生父母和舅舅都不在身边,她只能一个人背起养母一步一步往医院走去。“到了医院医生诊断后要求截肢,并且要立即手术,叫我联系亲戚家属。”回忆起那件事,施丽萍清晰记得自己当时手足无措的样子,“后来,还是请皮防所的领导到医院协调,把手术做了,输血的时候还是领导付的钱。”

  谈起施丽萍照顾养母的事迹,她的亲生母亲是既羡慕又心疼。“有一回施小花生病要挂水,药水必须要在医院配好,她拿到残老院去挂,来回三十几里路就骑自行车,整整一个月,结果把施小花救回来,她自己病倒了。”在施丽萍的感召下,她的亲生父母也加入了照顾养母的行列。“他们确实帮了很多忙,我父亲还专门在乡下盖了新房子给养母住,但是养母不愿离开现在的住所。”施丽萍说。

  施丽萍的生母悄悄的对记者说:“我们愿意全部接收施小花,她对孩子有恩,现在就是希望孩子有个好工作,将来有个好家庭。”女儿永远在母亲的心里,这是爱的传递,这是爱的感动!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关注热点事件,尊重事实,追求公正,维护舆论的公正和公信力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关于版权 - 网站地图 - 人才招聘 - 隐私条款 - 免责申明 - 信息举报 - RSS订阅 - 电子公告